养殖环境低温高湿,导致观音莲的块茎腐烂。
室温不超过15℃,植株会进入休眠情形,叶片也会慢慢枯萎。
土壤中产生积水,影响根系呼吸,此时叶片会下垂或死亡。
缺少光照时,植株无法紧凑地生长,导致叶片下垂。
移栽时,观音莲的根系受损,无法吸收水分。
一、观音莲叶子下垂的缘故
1、湿度大,温度低,块茎极易腐烂或者已经腐烂。
2、如果室内气温低于15℃,观音莲生长停滞而呈休眠情形,地上部叶片开始逐渐枯萎,此时须尽可能减少浇水量。
3、浇水过多,造成积水,根系没有办法呼吸,导致叶子下垂甚至死亡;喷雾,在确保了湿度的同时,还不使盆中积水。
4、光照不足会导致株形松散下垂,不紧凑;而在光照充足处生长的植株,叶片肥厚饱满,株形紧凑,叶色靓丽。
5、或者由于移栽造成根系生长不良,没有办法吸水所致等等。
二、怎样避免观音莲叶子下垂
1、宜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除夏季高温时要适当遮荫,防止烈日曝晒外,其他季节都要见光,虽然在半阴处也能正常生长,但对于一些叶尖不是绿色的品种,其叶尖的颜色容易减退,影响观赏。
2、观音莲较耐寒冷,冬季节制浇水,能耐2℃的低温。春、秋季节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但不可持续积水。
3、每2-3周施一次腐熟的液肥,肥水宜淡不宜浓,特别是氮肥含量不能多,否则会造成植株徒长。
4、夏季高温期,长生草有较长的休眠期,应稍遮荫,注意通风、降温,保持盆土适度干燥,避免因闷热、潮湿引起的植株腐烂。
5、每12年的春季翻一次盆,盆土要求肥沃,并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常用腐叶土2份,粗沙、蛭石各1份混合后使用,并加入少许的草木灰、骨粉作基肥。翻盆时要对根系进行整理,去掉腐烂根或过长的老根,稍晾一天后,栽入装有新培养土、稍大一些的花盆中。
三、观音莲的繁殖技巧
1、扦插繁殖
一年四季都可以对观音莲进行扦插,只要温度合适即可。叶插比枝插更容易生根。从健壮的母株上剪下发育饱满的叶片,经过修剪、清洗消毒后,扦插到松软湿润的沙壤土中,保温保湿,10天即可生根。
2、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观音莲,通常选择在春季或者秋季。此时的温度范围和降水湿度适宜观音莲苗株发育。从母株上剪下生长健壮的茎部,分离后移栽到营养土中,给水保湿,等待生根。
3、栽培盆土
若是在家中盆栽种植,则是用中小型花盆栽培。用珍珠岩、沙壤土、泥炭土、赤玉土等材料混合配成,保障土质具有优质的透气性、疏松性和排水性能。可在土壤中添加基肥提升土质营养。
4、养护职业
无论是用哪种技巧栽培繁殖,上盆后都应当将观音莲放到半荫通风的环境中进行缓盆职业,让苗株快速适应新的栽培环境,并且适当给水,或覆盖薄膜保温保湿,提升生根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