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茄子用什么药防治 茄子防病用什么农药 茄子用什么药防治虫害

茄子作为我国广泛种植的蔬菜,在生长经过中常受到病害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防治病害是保证茄子丰产稳产的关键措施其中一个。针对茄子常见病害,我们需要根据病害种类选择对应的防治药剂,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技巧,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一、茄子常见病害及防治药剂

1. 茄子黄萎病
黄萎病是茄子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由大丽轮枝菌引起。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叶缘及叶脉间变黄,逐渐向上进步,后期全株叶片萎蔫脱落。防治该病可选用下面内容药剂:
–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
– 定植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 发病初期用30%恶霉灵水剂10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00-300毫升

2. 茄子褐纹病
褐纹病主要危害叶片、茎秆和果实。叶片受害初期出现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或不制度形褐色病斑。防治药剂包括:
–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建议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

3. 茄子绵疫病
绵疫病主要危害果实,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圆形病斑,后扩大并凹陷,表面产生白色棉絮状霉层。防治可选用:
–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 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2-3次

4. 茄子青枯病
青枯病是细菌性病害,发病初期植株白天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全株枯死。防治措施包括:
– 发病前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灌根预防
– 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
–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5. 茄子灰粉病
灰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叶面出现白灰色小粉斑,后扩大连片。防治药剂有:
– 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
–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
– 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

二、科学用药注意事项

1. 轮换用药规则:长期单一使用同种药剂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应轮换使用不同影响机制的药剂。例如防治褐纹病时,可交替使用百菌清、代森锰锌和异菌脲。

2. 适时用药:掌握病害发生规律,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预防性用药效果优于治疗性用药,如定植时用多菌灵灌根可有效预防黄萎病。

3. 合理混配:不同影响机制的药剂合理混配可进步防治效果。如防治绵疫病时,可将甲霜灵与代森锰锌混用,但需注意药剂间的相容性。

4. 安全间隔期: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采收,确保农产质量量安全。如嘧菌酯的安全间隔期为7天,应在采收前7天停止使用。

5. 施药技巧:根据病害特点选择适当施药技巧。土传病害如黄萎病应以灌根为主,叶部病害则以喷雾为主,注意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

三、综合防治措施

单纯依靠化学防治难以持续控制茄子病害,应采取综合防治策略:

1. 农业防治:
– 选用抗病品种
– 实行3年以上轮作
– 采用高畦栽培,合理密植
– 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 及时清除病株残体

2. 生物防治:
– 使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
– 施用EM菌液改良土壤微生态
– 利用抗菌素如农用链霉素防治细 菌性病害

3. 物理防治:
– 种子温汤处理(55℃温水浸种15分钟)
– 夏季高温闷棚消毒
– 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

四、新型环保农药推荐

随着大众对农产质量量安全的重视,一些高效低毒的新型农药值得推广:

1. 植物源农药:
– 0.5%小檗碱水剂防治青枯病
– 1.5%苦参碱可溶液剂防治蚜虫和白粉病

2. 微生物农药:
– 100亿孢子/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 2亿孢子/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

3. 矿物源农药:
– 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
– 29%石硫合剂水剂

五、常见用药误区

1. 盲目加大浓度:认为浓度越高效果越好,实际上易造成药害和残留超标。

2. 忽视预防用药:等到病害严重时才施药,往往事倍功半。

3. 混用不当:随意混配多种农药,可能导致药效降低或产生药害。

4. 不注意防护:施药时不采取防护措施,存在安全隐患。

小编归纳一下

茄子病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科学选用农药,做到对症下药、适时用药、合理用药。同时结合农业、生物、物理等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生产出优质安全的茄子产品。建议种植户多进修植保聪明,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用药,避免盲目施药造成损失。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