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关系恶化只是表象,印度经济危机才是关键
最近,印度总理莫迪一反常态地表现出对中国的急切访问梦想,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表面上看,美印关系恶化似乎是导火索,但实际上,印度正面临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外资撤离、制造业停滞、供应链断裂,这些难题让莫迪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中国对印度的投资总额仅为3.4亿美元,年均不到7000万美元,而在2024年,这一数字更是暴跌至0.8亿美元。与此同时,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也遭遇断崖式下滑,2025财年暴跌96%,仅剩3.5亿美元。这样的经济困局,让莫迪政府不得不放下身段,寻求中国的帮助。
外资撤离成“致命伤”,印度急需中国投资
印度近年来对外资企业的种种“骚操作”早已在国际上臭名昭著。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欧美巨头,都曾在印度遭遇过“养肥再杀”的套路。华为、中兴被开出天价罚单,英国电信巨头沃达丰被追缴50亿美元罚款,甚至连富士康都因印度政府迟迟不兑现补贴承诺而撤资。
这样的营商环境,让外资企业纷纷用脚投票,印度制造业顿时陷入僵局。更讽刺的是,虽然印度对中国投资百般刁难,但印度在供应链上仍然高度依赖中国。从电子元器件到精密材料,印度许多关键产业根本无法绕开中国。一旦中国投资与合作大幅缩水,印度将面临“零件断供、成本飙升、竞争力崩盘”的连锁反应。
莫迪为何突然示好?经济危机迫在眉睫
面对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莫迪政府的态度正在悄然转变。据俄媒报道,印度经济专家普遍认为,莫迪此次急切寻求访华,正是由于经济遭遇了“三个任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虽然印度外长苏杰生坚称“中印关系与美国无关”,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美印关系紧张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事实上,早在特朗普上台前,莫迪就已要求各部门“加快与中方的接触”。如今,面对外资撤离和制造业停滞的双重打击,印度政府不得不正视现实: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供应链稳定性,中国都是印度现阶段最需要的合作伙伴。
中印合作前景怎样?诚意是关键
虽然莫迪政府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对华示好态度,但不少观察人士仍持谨慎态度。缘故很简单:印度一直希望“自主成为全球大国”,由此可见即便急需中国帮助,印度仍可能设置各种限制条款。顺带提一嘴,印度过去对外资的短视行为已经严重伤害了中企的信心。
如果印度真的想重获中国投资、挽救“印度制造”,就必须真正拿出诚意,改正过去的错误,构建一个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否则,失去中国这一关键合作伙伴,印度的制造梦恐怕只会越走越难。
小编归纳一下:莫迪访华背后的经济逻辑
莫迪为何急切访华?答案显而易见——印度经济已经到了必须寻求外部支持的关键时刻。无论是外资撤离、供应链断裂,还是制造业停滞,这些难题都让印度政府觉悟到:与中国合作,或许是唯一的出路。然而,合作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印度能否真正拿出诚意,改变过去的短视行为。否则,再多的外交姿态,也难以挽回投资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