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成语还是歇后语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

他还发现这个钓鱼的穷老头对五行数术及用兵之法有很深的造诣。求贤若渴的周文王从姜子牙睿智、机敏的谈吐中发现,此人正是自己所要寻访的大贤。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出自《武王伐纣平话》卷下。故事主人公姜尚,又名吕尚,是周初时期辅佐周文王与周武王灭商的大功臣。他在未被周文王赏识时,隐居在陕西渭水边,希望能引起周文王的注意。

周文王,姬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讲的是姜子牙与周文王之间的故事,年已古稀的姜子牙每日垂钓于渭水之上,等待圣明君主到来,恰值周文王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人才,得知姜子牙才能出众后便亲自前往,后来姜子牙辅佐文王兴邦立国,并帮助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推翻商朝。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典故出自晋代苻朗的《苻子·方外》。出处:该典故明确记载于晋代苻朗所著的《苻子·方外》一书中。内容概述:书中描述姜太公在隐溪钓鱼,长达五十六年却未尝得一鱼。他钓鱼时不使用鱼饵,而是跪坐在石上,面对悬崖,边钓边吟咏。直到傍晚时分,他才收起钓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