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垄三”种植技术
大豆“垄三”种植技术大豆是我国农业常见的种植品种,大豆怎样稳步高产也是我国大豆种植户持续关心的难题。下面这篇文章小编将为大家介绍大豆“垄三”种植技术。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以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可以稳定的提升大豆的产量。最近几年我国在大豆种植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垄三”技术是现在的主推技术, 这项新技术是结合20世纪70年代黑龙江省推广深松耕法的成功经验, 使精播技术与深松耕法有机结合起来, 而形成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1、土壤深松技术
深松是指对土壤进行深松。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标准, 一般深松的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根据深松部位的不同, 可分为垄体深松、垄沟深松和全方位深松等三种技巧。
1.1垄体深松也称为垄底深松。有两种技巧:一种是整地深松起垄, 这种技巧是结合整地进行深松起垄, 如搅麦茬深松和在已经耕翻或耙茬的基础上深松起垄都属整地深松范畴。另一种垄体深松也称为深松播种, 使用大型“三垄”耕播机在垄体深松的同时, 进行深施肥和精量播, 这种技巧是三种技术一次作业完成。
1.2用深松铲对垄沟进行深松。根据深松时期的不同, 可分为播后出苗前垄沟深松和苗期垄沟深松等。也可利用小型垄三耕种机在播种的同时进行垄沟深松。
1.3全方位土壤深松是指利用全方位深松机对整个耕层进行深松, 可以做到土层不乱, 加深耕作层, 深松深度可达50厘米以上。
2、化肥深施技术
化肥深施是进步化肥利用率的重要技术措施。化肥做种肥, 施肥深度要在10厘米以上, 即化肥施肥在种下5厘米处为宜。化肥做底肥, 施肥深度要达到15~20厘米, 即施在种下10~15厘米处为宜。
3、精量播种技术
精量播种是实现大豆植株分布均匀, 客服缺苗断空, 合理密植, 进步产量的主要技术措施。目前除在劳动力充足的地方, 农民采用人工扎眼, 人工手摆等精量播种技巧外, 绝大多数的地方都已采用机械精量播种。这种技巧可以实现开沟、下籽、施肥覆上等连续作业, 不但加快了播种进度, 缩短了播期, 同时, 还能保证播种质量。
4、其它技术措施
4.1选择 (适宜) 的优良品种, 并严格进行种子精选。在推广大豆“垄三”栽培技术经过中, 要注意选择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宜、秆强、主茎发达、抗逆性强的推广品种, 并做到合理搭配。种子要定期更新更换。
由于实行精量播种, 对种子质量要求严格, 因此种子必须经过精选, 剔除病粒、虫食粒、杂质, 使种子质量达到纯度高于98?度高于97?芽率高于90?子大致均匀。提倡以村为单位统一供种。
4.2实行伏秋精细整地。“垄三”栽培技术对整地质量要求很高, 要做到耕层土壤细碎、地平、提倡深松起垄, 垄向要直, 垄宽一致, 努力做到伏秋精细整地, 秋施农家肥, 有条件的也可以秋施化肥。在上冻前7~10天深施化肥比较好。目前, 生产上采用的整地技巧主要有: (1) 伏秋翻耙深松起垄, 有的同时施入有机肥和化肥做底肥。 (2) 伏秋翻耙, 春深松起垄, 结合直垄施肥。 (3) 搅麦茬深松起垄。 (4) 伏秋翻整平耙细。待春天随播随起垄。 (5) 秋或春破茬深松施肥起垄等。
4.3适时播种, 保证播种质量。要做到适期播种, 一般在5月10日~15日播种, 中南部地区4月25日至5月10日。在能解决种子下窖, 并取得深松播种经验, 春播时墒情又较好的地方, 可以采用多项作业一次完成的深松描种技巧。但在春早较重, 种子下窖现象严重, 又没有深松播种经验的地方, 不宜使用这种播法。精量播种要根据保苗株数, 计算好播量, 接着在垄上进行双行精量播种, 双行间小间距10~12厘米、机械垄上和距穴播, 穴距一般在18~20厘米, 每穴3~4株。播种深度以镇压后4~5厘米为宜, 播种、镇压要连续作业。
4.4增施肥料并合理施用。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 为了满足大豆高产的需要, 应增施肥料。根据各地经验, 一般亩施二铵10~15公斤, 尿素7.5公斤左右, 硫酸钾5公斤。提倡施用大豆专用肥, 生根粉、硼钼微肥等。利用大型“垄三”耕播机深施肥, 可做到分层施入。施肥数大量, 第一层施在种下4~5厘米处, 占施肥总量30?二层施在种下8~15厘米处, 占施肥量的60?施肥量偏少的情况下, 第二层施在8~10厘米就可以了。施肥量低于5公斤, 就不要进行分层施肥了, 可集中一次施入做种肥。
4.5加强田间管理。在大豆拱土时, 进行铲前趟一犁或垄沟深松, 或视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苗期垄沟深松, 及时铲趟, 做到两铲三趟, 搞好病虫草害的防治, 后期拔净大草。有条件的地方可适期施肥和灌溉。
4.6适期收获, 人工收割在大豆叶片有10?落净时进行。机械联合收割在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分段收割在大豆叶片有70?粒变黄、开始归圆时进行。
5、应注意的多少难题
5.1要因地制宜, 循序渐进。在推广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时, 一定要因地制宜, 在地势低洼, 土壤水分含量较大的平川应积极开展深松播种试验;摸索经验以便加速推广, 在春旱严重的地区和旱岗地、跑风地应杜绝采用深松播种, 以免因失墒、种子下窖而抓不住苗。
5.2改深松、施肥、播种等多种工序一次完成为二次作业完成。“垄三”栽培技术可以在已耕播翻或耙茬的基础上, 实行垄体深松, 分层施肥, 起垄播种多项工序一次完成。但一次完成的种子不如分两次完成好。两次完成就是伏秋翻, 秋起垄, 有条件的可以在整地时夹进农肥和化肥。秋起垄不要镇压, 使其天然落实, 这样土壤不容易板结, 播前耢一遍呈方头垄。春天在垄上播种, 深施化肥。春起垄要前耙后起, 顶浆打垄, 垄底深松, 分层深施肥, 再适期垄上精量播种。也可以伏秋翻, 秋起垄, 春天垄上精量双条播的同时进行垄沟深松, 或在出苗前、出苗后进行垄沟深松。
5.3确定合理的深松深度。深松深度要根据耕作基础和土壤墒情来确定。在没有耕翻和深松基础的地块, 深松时不能一次过深, 以打破犁底层为规则, 逐年加深。墒情不好, 耕层干硬, 春起垄深松时易起大块, 垄体架空跑墒, 因此, 深松深度要浅些, 以能达到深施肥的深度 (20厘米左右) 就可以了。